关于陈贵祥

CFO岗位12年+,MBA,高级会计师,CMA,终身学习成长者,持续攀登者。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803号—行政事业单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管理绩效和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行政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不适用本指引。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应用主体应视管理决策主体确定,可以是单位整体,也可以是内设部门或内设机构,还可以是重大的专项活动和具体项目。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一般规定应用管理会计,并兼顾公平和效率、公益性和经济性,实现长期性和短期性、相关性和重要性的有机统一。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企业相关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在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综合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推动行政任务完成和事业发展规划实现。

事业单位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企业投融资管理、营运管理等相关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综合运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了解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市场资源配置、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有关的文化环境、组织环境、制度环境、信息系统等。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的文化环境,包括树立管理会计理念、培养管理会计应用意识、全员参与和支持管理会计的应用等。

第七条 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业务规模和管理需求构建管理会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预决算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管理需要编制管理会计报告,并按分层分类管理或垂直管理模式从下向上报送管理会计报告,以提供决策和管理支持。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会计报告的流程,可参照《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相关规定。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和优化管理会计工作流程,实施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促进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有机融合,为单位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可参照《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2号——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规定。

第三章战略管理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和实施单位长期发展目标、中长期行政事业规划、中长期重大任务、重要改革和政策过程中,可应用战略地图等工具方法。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战略管理中应用战略地图时,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1号——战略地图》的有关要求。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设计战略地图时,应考虑行政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行政事业任务和职能、使命、愿景等,确定战略目标,作为战略地图的起点。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绘制战略地图时,可根据单位的特点和管理需要确定业务效果、服务对象、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名称和内容,各个维度的战略主题和绩效指标应与绩效管理相衔接。

在业务效果维度,行政事业单位战略主题应综合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等特点,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确定战略主题。

在服务对象维度,行政事业单位应考虑现有的服务对象和发展趋势,从产品(或服务)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确定、调整服务对象与社会价值定位。

在内部业务流程维度,行政事业单位应梳理业务活动流程和关键环节,从改善运营管理流程、预算管理流程、服务对象管理流程、遵循法规等方面确定战略主题。

在学习与成长维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分析现有人力资本、组织文化等无形资源的作用,识别学习与成长的关键驱动因素,从人才培养与晋升、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方面确定战略主题。

第四章 预算管理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预算管理要求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行政事业单位应整合应用预算与其他领域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等相关指引的一般要求。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除了遵循《管理会计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应用程序外,还应包括决算分析和评价程序。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已批准的预算和绩效目标,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发现执行差异,提出纠正偏差的措施,并对较大的调整变化,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应将决算和绩效结果作为编制以后年度预算的依据和重要参考变量,包括决算编制、决算分析、决算评价和绩效评价。

(一)行政事业单位决算作为预算执行结果的反映,应严格按照预算法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定进行编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决算分析工作,对各项收支的预决算差异和项目绩效目标与绩效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和解决措施。决算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三)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决算评价工作,设置决算评价指标,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决算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对标法等。

第五章 成本管理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可应用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等工具方法。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用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等相关指引的一般要求。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相关原始记录,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等基础工作,为成本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经常性项目制定成本目标、并进行成本分析、控制和考核时,可选用标准成本法。

行政事业单位应用标准成本法,可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和定员定额标准,并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内容分类分项制定标准成本。

第二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业务复杂、间接费用比重较大的项目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时,可选用作业成本法。

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的业务流程识别作业,可以是某项(类)业务(或活动)、某个流程、某个环节等。

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应确立成本目标并构建适合的作业成本模型,并通过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收集关键的成本数据和财务信息。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核算单位整体、主要业务活动、责任中心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时,可应用完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是指对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业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工具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应用完全成本应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成本对象,直接费用和分摊的间接费用汇总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第六章 绩效管理

第二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可应用关键业绩指标法、平衡计分卡等工具方法。

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单位整体、内部部门、业务活动和人员进行绩效管理,可应用关键业绩指标法。

第二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可根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等规定选用通用的、共性的绩效指标体系,也可根据业务实际设计个性化的绩效指标。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关键业绩指标可分为结果类和动因类指标。

结果类指标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产出和效果的指标,主要包括预决算差异率、投入产出比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影响等综合性指标。

动因类指标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关键驱动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投入和过程类的指标,如单位产出(或产品)成本、产出(或产品)或服务提供量(或业务量)、质量及时效性等。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单位整体、内部单位(或部门)、业务活动进行绩效管理中可应用平衡计分卡。

第三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用平衡计分卡应通过设置合理的指标和权重,实现短期与长期目标、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结果类指标与动因类指标的平衡。

第三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从业务效果维度、服务对象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构建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也可根据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调整和修改四个维度的名称和内容。

业务效果维度的指标应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产出情况,兼顾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可以选择收入支出比率、收入支出结构、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控制效果、资产管理、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指标。

服务对象维度可以选择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服务质量、响应时间、公众满意度、业务量、被投诉次数、意见采纳数量、信息公开数等方面的指标。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可以选择运营能力、资产管理、服务提供时间效率、服务标准、技术创新、管理变革、法律遵循等方面的指标。

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选择职工满意度、职工培训与发展、职工的能力与素质、信息建设、组织文化建设、领导力、组织发展等方面指标。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2号——风险清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风险清单,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战略、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以表单形式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措施、风险报告和沟通等管理活动的工具方法。

第二条 风险清单适用于各类企业及企业内部各个层级和各类型风险的管理。

第三条 企业应用风险清单工具方法的主要目标,是使企业从整体上了解自身风险概况和存在的重大风险,明晰各相关部门的风险管理责任,规范风险管理流程,并为企业构建风险预警和风险考评机制奠定基础。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四条 企业应用风险清单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0号——风险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五条 风险清单应由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实施,明确风险清单编制的对象和流程,建立培训、指导、协调、考核和监督机制。

各部门对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清单的有效性负直接责任,有效性包括风险清单使用的效率和效果等。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六条 企业应用风险清单工具方法,一般按照编制风险清单、沟通与报告、评价与优化等程序进行。

第七条 企业一般按企业整体和部门两个层级编制风险清单。企业整体风险清单的编制一般按照构建风险清单基本框架、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制定重大风险应对措施等程序进行;部门风险清单的编制可根据企业整体风险清单,梳理出与本部门相关的重大风险,依照上述流程进行。

中小企业编制风险清单,也可不区分企业整体和部门。

第八条 企业风险清单基本框架(见附录)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三部分。风险识别部分主要包括风险类别、风险描述、关键风险指标等要素;风险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可能产生的后果、关键影响因素、风险责任主体(以下简称“责任主体”)、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后果严重程度、风险重要性等级等要素;风险应对部分主要包括风险应对措施等要素。企业构建风险清单基本框架时,可根据管理需要,对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中的要素进行调整。

第九条 风险管理部门应从全局角度识别可能影响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和事项,建立风险信息库,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共同识别风险。风险识别过程应遵循全面系统梳理、全员参与、动态调整的原则,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详细描述,明确关键风险指标等。

第十条 风险管理部门应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归类、编号,根据风险性质、风险指标是否可以量化等进行归类,并以此为基础填制完成风险清单基本框架中风险类别、风险描述、关键风险指标等要素。

第十一条 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已填列的风险识别部分的内容,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后,分析各类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确定引起该后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责任主体,并填制完成风险清单基本框架中可能产生后果、关键影响因素、风险责任主体等要素。

第十二条 各责任主体可基于风险偏好和风险应对能力,逐项分析风险清单中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确定风险重要性等级,并填制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后果严重程度、风险重要性等级等要素。风险重要性等级的确定方法和标准可参见《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1号——风险矩阵》。

第十三条 风险管理部门应以风险重要性等级结果为依据确定企业整体的重大风险,报企业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批准后反馈给相关责任主体。

第十四条 风险管理部门应会同各责任主体结合企业的风险偏好、风险管理能力等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填制风险清单基本框架中风险应对措施要素,由此填制完成企业整体风险清单。

第十五条 风险管理部门及各责任主体可对企业整体重大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也可直接对各部门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细化分解,形成相关部门的风险清单。

各部门应用本风险清单进行风险管理的程序与企业整体风险清单类似,但应加强流程细节分析,突出具体应对措施,力求将风险管理切实落到业务流程和岗位责任人。

第十六条 风险管理部门应将风险清单所呈现的风险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责任主体,确保各责任主体准确理解相关的风险信息,有效开展风险管理活动。为提高风险清单应用的有效性,风险管理部门可将其纳入企业风险管理报告。

第十七条 风险管理部门应会同各责任主体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对风险清单是否全面识别风险并准确分类、是否准确分析风险成因及后果、是否采取了恰当的风险应对措施等进行评估,及时对风险清单进行更新调整。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八条 风险清单的主要优点:能够直观反映企业风险情况,易于操作,能够适应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层次风险、不同风险管理水平的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风险清单的主要缺点:风险清单所列举的风险往往难以穷尽,且风险重要性等级的确定可能因评价的主观性而产生偏差。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企业整体风险清单
部门风险清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1号—风险矩阵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风险矩阵,是指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将风险绘制在矩阵图中,展示风险及其重要性等级的风险管理工具方法。

第二条 风险矩阵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企业风险偏好,判断并度量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计算风险值,以此作为主要依据在矩阵中描绘出风险重要性等级。

第三条 企业应用风险矩阵,应明确应用主体(企业整体、下属企业或部门),确定所要识别的风险,定义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标准,以及定义风险重要性等级及其表示形式。

第四条 风险矩阵适用于表示企业各类风险重要性等级,也适用于各类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沟通报告。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五条 企业应用风险矩阵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0号——风险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六条 企业应用风险矩阵工具方法,应综合考虑所处的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的财务和业务情况,以及企业风险管理目标、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管理能力等。

第七条 企业应用风险矩阵工具方法,由风险管理责任部门负责风险矩阵工具方法的培训、组织、协调、指导,并根据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负责绘制的风险矩阵列示的风险重要性等级,汇总编制企业整体的风险矩阵。

必要时,企业可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的跨部门风险管理团队,对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八条 企业应用风险矩阵工具方法,一般按照绘制风险矩阵坐标图(包括确定风险矩阵的横纵坐标、制定风险重要性等级标准、分析与评价各项风险、在风险矩阵中描绘出风险点),沟通报告风险信息和持续修订风险矩阵图等程序进行。

第九条 风险矩阵坐标,是以风险后果严重程度为横坐标、以风险发生可能性为纵坐标的矩阵坐标图。企业可根据风险管理精度的需要,确定定性、半定量或定量指标来描述风险后果严重程度和风险发生可能性。

风险后果严重程度的横坐标等级可定性描述为“微小”、“较小”、“较大”、“重大”等(也可采用1、2、3、4等M个半定量分值),风险发生可能性的纵坐标等级可定性描述为“不太可能”、“偶尔可能”、“可能”、“很可能”等(也可采用1、2、3、4等N个半定量分值),从而形成Mx N个方格区域的风险矩阵图(见附图1),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定量指标更精确地描述风险后果严重程度和风险发生可能性。

第十条 企业在确定风险重要性等级时,应综合考虑风险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以及企业的风险偏好,将风险重要性等级划分为可忽视的风险、可接受的风险、要关注的风险和重大的风险等级别。

对于使用半定量和定量指标描绘的矩阵,企业可将风险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等级的乘积(即风险值)划分为与风险重要性等级相匹配的区间。为了突出风险矩阵的可视化效果,企业可以将不同重要性等级的风险用不同的标识进行区分。

第十一条 企业在逐项分析和评价需在风险矩阵中展示的风险时,注意考虑各风险的性质和企业对该风险的应对能力,对单个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后果严重程度的量化应注重参考相关历史数据。企业在综合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等相关方意见后,得到每一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评分结果。

第十二条 企业应将每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评分结果组成的唯一坐标点标注在建立好的风险矩阵图中,标明各点的含义并给风险矩阵命名,完成风险矩阵的绘制。

第十三条 企业应将绘制完成的风险矩阵及时传递给企业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企业还可将风险矩阵纳入企业风险管理报告,以切实指导风险预警和应对活动,提高风险管理效果。

第十四条 企业应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或企业管理层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风险矩阵所展示的各类风险及其重要性等级。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五条 风险矩阵的主要优点:为企业确定各项风险重要性等级提供了可视化的工具。

第十六条 风险矩阵的主要缺点:一是需要对风险重要性等级标准、风险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等做出主观判断,可能影响使用的准确性;二是应用风险矩阵所确定的风险重要性等级是通过相互比较确定的,因而无法将列示的个别风险重要性等级通过数学运算得到总体风险的重要性等级。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附录:
1.风险矩阵图

风险矩阵图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4号—绩效棱柱模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绩效棱柱模型,是指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以利益相关者满意为出发点,利益相关者贡献为落脚点,以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组织能力为手段,用棱柱的五个构面构建三维绩效评价体系,并据此进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利益相关者,是指有能力影响企业或者被企业所影响的人或者组织,通常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监管机构等。

第二条 绩效棱柱模型适用于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业务流程比较规范,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大中型企业。

绩效棱柱模型的应用对象可为企业和企业各级所属单位(部门)。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三条 企业应用绩效棱柱模型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0号——绩效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四条 企业应坚持主要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建立有效的内外部沟通协调机制,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第五条 企业应根据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制定战略,优化关键流程,提升组织能力,在满足主要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基础上分享其做出的贡献。

第六条 企业应用绩效棱柱模型工具方法,一般需要建立由负责战略、人力资源、财务、客户和供应商等有关部门及外部专家等组成的项目团队。

第七条 企业应对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等系统进行集成,为绩效棱柱模型的实施提供信息支持。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八条 企业应用绩效棱柱模型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0号——绩效管理》中对应用程序的一般要求。

第九条 企业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可采用绩效棱柱模型工具方法。在应用该方法时,一般按照明确主要利益相关者、绘制利益相关者地图、优化战略和业务流程以及提升能力、制定以绩效棱柱模型为核心的绩效计划等程序进行。

第十条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经营环境、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商业模式、业务特点等因素界定利益相关者范围,进一步运用态势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确定绩效棱柱模型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第十一条 企业应根据确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绘制基于绩效棱柱模型的利益相关者地图。

利益相关者地图是以利益相关者满意为出发点,按照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组织能力依次展开,并以利益相关者贡献为落脚点的平面展开图。

利益相关者地图可将绩效棱柱模型五个构面以图示形式直观、明确、清晰地呈现出来。

第十二条 绘制利益相关者地图后,企业应及时查找现有的战略、业务流程和组织能力在满足主要利益相关者满意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进一步优化战略和业务流程,提升组织能力,制定行动方案并有效地实施。

第十三条 绘制利益相关者地图后,企业还应以绩效棱柱模型为核心编制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企业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行动方案,包括构建指标体系、分配指标权重、确定绩效目标值、选择计分方法和评价周期、签订绩效责任书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第十四条 企业应围绕利益相关者地图,构建绩效棱柱模型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坚持系统性、相关性、可操作性、成本效益原则。各项指标应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主要内容如下:

(一)制定企业级指标体系。根据企业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地图,分别设计出各个构面的绩效评价指标。

(二)制定所属单位(部门)级指标体系。根据企业级利益相关者地图和指标体系,绘制所属单位(部门)级利益相关者地图,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

第十五条 绩效棱柱模型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满意评价指标:与投资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下同)相关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派息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与员工相关的指标有员工满意度、工资收入增长率、人均工资等;与客户相关的指标有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等;与供应商相关的指标有逾期付款次数等;与监管机构相关的指标有社会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二)企业战略评价指标:与投资者相关的指标有可持续增长率、资本结构、研发投入比率等;与员工相关的指标有员工职业规划、员工福利计划等;与客户相关的指标有品牌意识、客户增长率等;与供应商相关的指标有供应商关系质量等;与监管机构相关的指标有政策法规认知度、企业的环保意识等。

(三)业务流程评价指标:与投资者相关的指标有标准化流程比率、内部控制有效性等;与员工相关的指标有员工培训有效性、培训费用支出率等;与客户相关的指标有产品合格率、准时交货率等;与供应商相关的指标有采购合同履约率、供应商的稳定性等;与监管机构相关的指标有环保投入率、罚款与销售比率等。

(四)组织能力评价指标:与投资者相关的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管理水平评分等;与员工相关的指标有员工专业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与客户相关的指标有售后服务水平、市场管理水平等;与供应商相关的指标有采购折扣率水平、供应链管理水平等;与监管机构相关的指标有节能减排达标率等。

(五)利益相关者贡献评价指标:与投资者相关的指标有融资成本率等;与员工相关的指标有员工生产率、员工保持率等;与客户相关的指标有客户忠诚度、客户毛利水平等;与供应商相关的指标有供应商产品质量水平、按时交货率等;与监管机构相关的指标有当地政府支持度、税收优惠程度等。

第十六条 企业分配绩效棱柱模型指标权重,应以主要利益相关者价值为导向,反映所属各单位或部门、岗位对主要利益相关者价值贡献或支持的程度,以及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水平。首先根据重要性水平分别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分配权重,权重之和为100%;然后对不同主要利益相关者五个构面分别设置权重,权重之和为100%;单项指标权重一般设定在5%-30%之间,对特别重要的指标可适当提高权重。

第十七条 企业设定绩效棱柱模型的绩效目标值,应根据利益相关者地图的因果关系,以利益相关者满意指标目标值为出发点,逐步分解得到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组织能力的各项指标目标值,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贡献的目标值。各目标值应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实现性和挑战性,使被评价对象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第十八条 绩效棱柱模型绩效目标值确定后,因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对绩效完成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时,企业应规定对目标值进行调整的办法和程序。一般情况下,由被评价对象或评价主体测算确定影响额度,向相应的绩效管理工作机构提出调整申请,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审批。

第十九条 绩效棱柱模型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管理改善工作,企业在实践中通常可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二十条 绩效棱柱模型的主要优点是:坚持主要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使主要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紧密联系,有利于实现企业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共赢,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第二十一条 绩效棱柱模型的主要缺点是:涉及多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每个主要利益相关者都要从五个构面建立指标体系,指标选取复杂,部分指标较难量化,对企业信息系统和管理水平有较高要求,实施难度大、门槛高。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附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4号—约束资源优化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约束资源优化,是指企业通过识别制约其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瓶颈资源,并对相关资源进行改善和调整,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方法。

约束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实际资源能力小于需要的资源能力的资源,即制约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瓶颈资源,如流动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生产设备、技术等要素及要素投入的时间安排等。

第二条 约束资源优化一般适用于企业的投融资管理营运管理等领域。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三条 企业应用约束资源优化工具方法,约束资源的缺口一般应相对稳定。

第四条 企业应用约束资源优化工具方法,相关数据一般应完整并可获取,必要时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五条 企业应用约束资源优化工具方法,一般按照识别约束资源、寻找突破方法、协同非约束资源、评价实施效果等程序进行。

第六条 企业应用约束资源优化工具方法,应识别出管理过程中制约既定目标实现的约束资源,并对约束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在约束资源难以进行定量分析时,可以通过内部评审法、专家评价法等,识别出管理过程中的约束资源。

内部评审法,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组织开展评议、审查识别约束资源的方法。企业通常应组建满足约束资源识别所需的,由财务部门、生产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内部评审小组或类似评审组织,通过集中研讨等方式,识别出管理过程中的约束资源。

专家评价法,是指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等识别约束资源的方法。对于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形成重大制约影响的约束资源,企业通常采用此方法进行综合评判。

第七条 在识别约束资源的基础上,企业应比较约束资源的资源能力差距,搜集约束资源的相关数据等信息,系统分析约束资源形成的原因和涉及的实施责任主体,制定约束资源优化的实施方案,建立实现约束资源优化的长效机制,促进约束资源的资源能力提升。

(一)当约束资源是流动资金时,通常采取企业资金内部调剂、缩短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加快存货周转、延长付款周期等方法消除流动资金缺口,也可以通过外部融资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如债务融资、权益融资等。

(二)当约束资源是原材料时,通常采取设置库存缓冲,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等方法消除原材料缺口。

(三)当约束资源是劳动力时,通常采取招聘新员工、增设新岗位、其他岗位借调等方法消除劳动力瓶颈。

(四)当约束资源是生产设备时,通常采取提前安排设备购置计划、或寻找委托加工方式补充产能的不足。

(五)当约束资源是技术时,通常采取技术研发、引进新技术等方法来消除技术瓶颈。

(六)当约束资源是要素投入的时间时,通常在明确各项作业的关键路线和关键工序的基础上,重新安排各项作业的工作流程,利用时间缓冲进行优化,确保要素投入的时间不受影响。

第八条 企业应根据约束资源优化的解决方法和解决方案,重新安排其他资源和活动,确保非约束资源的协同利用。通常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约束资源的运作节奏,调整和改变原有的管理政策和其他资源的配置,利用倒排的方法对其他资源进行调整,确保非约束资源的运作与约束资源同步,实现各个环节的衔接,协调整个管理流程。

第九条 企业应评价并确认原有约束资源的资源能力得到改善,确保原有约束资源不再制约企业实现既定目标,重新梳理各项作业流程,识别新的约束资源,寻找相应的突破方法,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条 约束资源优化的主要优点:促进企业不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第十一条 约束资源优化的主要缺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责任主体,协调沟通难度大;对相关数据的量化要求较高。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3号—情景分析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情景分析,是指在对企业经营管理中未来可能出现的相关事件情景进行假设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管理要求,通过模拟等技术,分析相关方案发生的可能性、相应后果和影响,以做出最佳决策的方法。

第二条 情景分析一般适用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也可用于战略目标制定、风险评估等。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三条 企业应用情景分析工具方法,应重点考虑对决策事项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情景,评价事件情景与分析方案、决策事项关联程度,并将情景分析建立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

第四条 企业应用情景分析工具方法,应考虑与决策事项有关的参数、边界条件等的完整性及可获取性,尤其应考虑宏观环境因素的可测性,如产业政策、行业状况等。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五条 企业应用情景分析工具方法,一般按照确认决策事项、确认影响因素、设定情景、分析方案和分析实施后果等程序进行。

第六条 企业应用情景分析工具方法,应根据决策目标和决策需求确定决策事项。同时,决策事项应存在多种可量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不同的实现路径。

第七条 企业应用情景分析工具方法,应对决策事项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重要性原则明确决策事项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作为设置情景的主要内外部影响因素。

(一)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通常应考虑投资额、资本成本等影响因素;

(二)在进行战略目标制定时,通常应考虑消费者信心指数、市场占有率等影响因素;

(三)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通常应考虑利率、汇率等产生可承受最大损失的影响因素。

第八条 企业通常应根据决策事项设定不同的情景,这些情景应能提供有意义的测试环境,以便后续制定多个可选择方案。

(一)根据历史情况设定情景时,通常可以选取最优、最差或基准的历史情况作为情景,或者以历史特殊事件作为情景,如重复进行的标准历史事件;

(二)根据其他假设设定情景时,通常使用人为假设、专家认定或者数据模拟等方法来设定情景。

第九条 企业应在情景设定的基础上,建立影响因素与决策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对不同情景下决策事项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或对不同情景下决策事项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测算,制定出各种情景下的对策和实施方案。

企业应建立情景变化监测机制,及时调整情景分析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修正对策和实施方案。

第十条 企业在应用情景分析工具方法后,通过梳理总结决策事项、影响因素、情景设定、情景分析结果、应对措施设置等,并考虑情景假设设定的基本原则及理由,不断完善情景分析工具方法。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一条 情景分析的主要优点:注重情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降低决策失误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对决策事项的可参考性较强。

第十二条 情景分析的主要缺点:情景假设的主观性较强,对于情景数据的准确性、逻辑性及因果关系的建立要求较高。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5号—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按照区域、产品、部门、客户、渠道、员工等维度进行计量,分析盈亏动因,从而支持企业精细化管理、满足内部营运管理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二条 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适用于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组织结构相对复杂或具有多元化产品(或服务)体系的企业。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三条 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四条 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应按照多维度建立内部经营评价和成本管理制度,并按照管理最小颗粒度进行内部转移定价、成本分摊、业绩分成、经济增加值计量等。

管理最小颗粒度,是指企业根据实际管理需要与管理能力所确定的最小业务评价单元。

第五条 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通常需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信息系统、模块或工具,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各维度管理最小颗粒度相关信息。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六条 企业进行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一般按照确定分析维度、建立分析模型、制定数据标准、收集数据、加工数据、编制分析报告等程序进行。

第七条 企业应根据组织架构、管理能力,以及绩效管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产品管理、生产管理、研发管理等管理需求,确定盈利能力分析各维度的类别,通常包括区域、产品、部门、客户、渠道、员工等。

第八条 企业应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净利润、经济增加值(EVA)等核心财务指标为基础,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模型(见附录1)。

业财融合程度较高的企业可将与经营业绩直接相关的业务信息,如销售量、市场份额、用户数等,纳入多维盈利能力分析模型。

金融企业在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模型时,可加入经风险调整后的经济增加值(EVA)、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等指标。

第九条 企业应根据盈利能力分析各维度的分类规则和所构建的分析模型制定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和数据校验规则,保证各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数据基础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通过系统参数配置、数据质量管控等在信息系统中予以实施。

第十条 企业应根据管理最小颗粒度确定数据源的获取标准,并从信息系统中收集基础数据。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形成统一规范的数据集。

第十一条 企业根据管理需求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照管理最小颗粒度进行内部转移定价、成本分摊、业绩分成及经济增加值计量等,并根据盈利能力分析模型,生成管理最小颗粒度盈利信息。

1.企业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4号——内部转移定价》的一般要求,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2.企业应遵循“谁受益、谁负担”原则,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归集路径,将实际发生的完全成本基于业务动因相对合理地分摊到管理最小颗粒度。

3.企业应依据业绩匹配原则,合理选择佣金法、量价法、比例法等方法,对业务协同产生的业绩进行分成。

4.企业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2号——经济增加值法》的一般要求,计量经济增加值。

(二)企业根据设定的数据标准,按管理最小颗粒度与区域、产品、部门、客户、渠道、员工等维度的归属关系进行分类汇总,生成各维度盈利信息。

第十二条 企业应根据管理需求,进一步整理、分析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信息,综合使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从不同维度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编制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报告。

企业应根据报告使用者需求确定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报告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多维度盈利目标及其在报告期实现程度、整体盈亏的多维分析、各维度具体盈亏状况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如区域下各产品、渠道盈利分析等)、各维度下经营发展趋势分析及风险预警、下一步的建议措施(如优化资源配置)等。

第十三条 企业编制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报告时,可采用排序法、矩阵法、气泡图、雷达图等方法(见附录2)对各维度盈利能力进行评估与分类。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四条 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优点:可以灵活地支持企业实现精细化内部管理,为客户营销、产品管理、外部定价、成本管控、投资决策、绩效考核等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第十五条 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缺点:对企业管理能力、内部治理的规范性和数据质量等要求较高。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附录1:

附录2:


评估方法
1.排序法,是指将一定期间内各维度下的指标值进行排序,既可以按利润贡献度排序,也可以按综合指标总分排序,由高到低或按设定的标准分段。

2.矩阵法,是指将一定期间内各维度下的指标值纳入盈利矩阵的相应位置,以表示其盈利能力的类型。通常盈利矩阵以成本类指标为横坐标,以利润类指标为纵坐标,组合成四个象限。

3.气泡图,是指将一定期间内各维度下的指标值按其数值大小,以气泡大小列示于坐标图中,以直观表示其盈利能力。

4.雷达图,是指将一定期间内各维度下重要指标值纳入雷达形状的图中,同时展示各维度下盈利能力。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4号—内部转移定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内部转移定价,是指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和应用方法。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分公司、分厂、车间、分部等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服务)、资金等内部交易时所采用的计价标准。 责任中心,是指企业内部独立提供产品(或服务)、资金等的责任主体。

第二条 企业应用内部转移定价工具方法的主要目标,是界定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计量其绩效,为实施激励提供可靠依据。

第三条 内部转移定价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经营规模、业务流程相对复杂、设置了多个责任中心且责任中心之间存在内部供求关系的企业。

第四条 企业应用内部转移定价工具方法,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规性原则。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执行及调整应符合相关会计、财务、税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效益性原则。企业应用内部转移定价工具方法,应以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避免为追求局部最优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情况;同时,应兼顾各责任中心及员工利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三)适应性原则。内部转移定价体系应当与企业所处行业特征、企业战略、业务流程、产品(或服务)特点、业绩评价体系等相适应,使企业能够统筹各责任中心利益,对内部转移价格达成共识。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五条 企业应用内部转移定价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号——成本管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六条 企业一般由绩效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搭建内部交易和内部转移价格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制度,审核、批准内部转移定价方案,并由财务、绩效管理等职能部门负责编制和修订内部转移价格、进行内部交易核算、对内部交易价格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报告等内部转移价格的日常管理。

第七条 企业应建立与所采用的内部转移定价体系相适应的内部交易管理信息系统,并及时获取所需的内部转移价格,灵活确定有关定价方式,客观反映各责任中心绩效。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八条 企业应用内部转移定价工具方法,一般按照明确责任中心、制定与实施转移价格、分析与评价内部转移价格等程序进行。

第九条 企业应根据所属行业的特征、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情况和实际需要明确各责任中心及其主要责任。

一般情况下,企业可将直接对外销售或有一定销售决策权的责任单位设置为内部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是既对成本费用负责、又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将中间产品(或服务)、辅助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设置为内部成本中心,内部成本中心是主要对成本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企业出于管理需要,也可以将中间产品(或服务)、辅助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设置为模拟的内部利润中心,该中心除降低成本外还承担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降低资金占用等责任。

第十条 企业绩效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应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性质和业务特点,分别确定适当的内部转移定价形式。内部转移定价通常分为价格型、成本型和协商型。

(一)价格型内部转移定价,是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制定的、由成本和毛利构成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一般适用于内部利润中心。 责任中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经常外销且外销比例较大的,或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外部活跃市场可靠报价的,可以外销价或活跃市场报价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责任中心一般不对外销售且外部市场没有可靠报价的产品(或服务),或企业管理层和有关各方认为不需要频繁变动价格的,可以参照外部市场价或预测价制定模拟市场价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没有外部市场但企业出于管理需要设置为模拟利润中心的责任中心,可以在生产成本基础上加一定比例毛利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二)成本型内部转移定价,是指以标准成本等相对稳定的成本数据为基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一般适用于内部成本中心。标准成本的制定参见《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

(三)协商型内部转移定价,是指企业内部供求双方为使双方利益相对均衡,通过协商机制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分权程度较高的情形。协商价的取值范围通常较宽,一般不高于市场价,不低于变动成本。

第十一条 除以外销价或活跃市场报价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可能随市场行情波动而变动较频繁外,其余内部转移价格应在一定期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以使需求方责任中心的绩效不受供给方责任中心绩效变化的影响。

第十二条 企业可以根据管理需要,核算各责任中心资金占用成本,将其作为内部利润的减项,或直接作为业绩考核的依据。

第十三条 责任中心占用的资金一般指货币资金,也可以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等存货以及应收款项等。占用资金的价格一般参考市场利率或加权资本成本制定。

第十四条 金融企业内部转移资金,应综合考虑产品现金流及重定价特点、信息技术手段及管理需求等因素,分析外部金融市场环境,选择适当的资金转移定价和收益率曲线,获取收益率曲线中特定期限的利率,确定资金转移价格。资金转移定价主要包括指定利率法、原始期限匹配法、重定价期限匹配法、现金流匹配定价法等。

(一)指定利率法,是指以单一利率作为某类资金转移价格的方法。一般适用于无确定期限、利率类型为不定期调整类型的资金业务,以及缺乏数据累积的最初阶段。

(二)原始期限匹配法,是指对有明确期限的资金,按照其期限制定与其匹配的转移价格,且在到期之前转移价格保持不变的定价方法。一般适用于定期存贷款及银行贴现票据等到期支付全部本息的固定利率类型的资金业务。

(三)重定价期限匹配法,是指按照资金重定价的期限获取收益率曲线上对应利率,将该利率作为资金的转移价格,且在重定价期限内保持不变的定价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分离资金重定价周期中的利率风险。一般适用于浮动利率类的资金业务。

(四)现金流匹配定价法,是指按照现金流的特性,先针对每一笔现金流按照原始期限匹配法或重定价期限匹配法制定转移价格,再对每笔现金流的转移价格加权平均得出转移价格,且在期限内(或重定价期限内)保持不变的定价方法。一般适用于能够合理估计未来现金流分布的资金业务。

第十五条 企业应及时对内部转移定价形成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作为考核责任中心绩效的依据;同时,应监测内部转移定价体系运行情况,协调、裁决交易中的争议,保障内部转移定价体系运转顺畅。此外,企业应定期开展内部转移定价应用评价工作,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修订、调整定价策略。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六条 内部转移定价的主要优点:能够清晰反映企业内部供需各方的责任界限,为绩效评价和激励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第十七条 内部转移定价的主要缺点:可能受到相关因素影响,内部转移定价体系产生的定价结果不合理,造成信息扭曲,误导相关方行为,从而损害企业局部或整体利益。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4号—作业预算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作业预算,是指基于“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的原理,以作业管理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方法。

第二条 本指引中作业、资源费用等有关定义参见《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

第三条 作业预算主要适用于具有作业类型较多且作业链较长、管理层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要求较高、生产过程多样化程度较高,以及间接或辅助资源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等特点的企业。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四条 企业应用作业预算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五条 企业应具有满足作业管理、资源费用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能通过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可靠、完整、及时地获取作业消耗标准、资源费用标准等基础数据。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六条 企业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程序,实施作业预算管理。

第七条 企业编制作业预算一般按照确定作业需求量、确定资源费用需求量、平衡资源费用需求量与供给量、审核最终预算等程序进行。

第八条 企业应根据预测期销售量和销售收入预测各相关作业中心的产出量(或服务量),进而按照作业与产出量(或服务量)之间的关系,分别按产量级作业、批别级作业、品种级作业、客户级作业、设施级作业等计算各类作业的需求量。作业类别的划分参见《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企业一般应先计算主要作业的需求量,再计算次要作业的需求量。

(一)产量级作业:该类作业的需求量一般与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成正比例变动,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产量级作业需求量=Σ各产品(或服务)预测的产出量(或服务量)×该产品(或服务)作业消耗率

(二)批别级作业:该类作业的需求量一般与产品(或服务)的批次数成正比例变动,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批别级作业需求量=Σ各产品(或服务)预测的批次数×该批次作业消耗率

(三)品种级作业:该类作业的需求量一般与品种类别的数量成正比例变动,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品种级作业需求量=Σ各产品(或服务)预测的品种类别数×该品种类别作业消耗率

(四)客户级作业:该类作业的需求量一般与特定类别客户的数量成正比例变动,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客户级作业需求量=Σ预测的每类特定客户数×该类客户作业消耗率

(五)设施级作业:该类作业的需求量在一定产出量(或服务量)规模范围内一般与每类设施投入量成正比例变动,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设施级作业需求量=Σ预测的每类设施能力投入量×该类设施作业消耗率

作业消耗率,是指单位产品(或服务)、批次、品种类别、客户、设施等消耗的作业数量。

第九条 企业应依据作业消耗资源的因果关系确定作业对资源费用的需求量。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资源费用需求量=Σ各类作业需求量×资源消耗率

资源消耗率,是指单位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数量。

第十条 企业应检查资源费用需求量与供给量是否平衡,如果没有达到基本平衡,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资源费用供给量或降低资源消耗率等方式,使两者的差额处于可接受的区间内。

资源费用供给量,是指企业目前经营期间所拥有并能投入作业的资源费用数量。

第十一条 企业一般以作业中心为对象,按照作业类别编制资源费用预算。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资源费用预算=Σ各类资源需求量×该资源费用预算价格

资源费用的预算价格一般来源于企业建立的资源费用价格库。企业应收集、积累多个历史期间的资源费用成本价、行业标杆价、预期市场价等,建立企业的资源价格库。

第十二条 作业预算初步编制完成后,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预算评审。预算评审小组一般应由企业预算管理部门、运营与生产管理部门、作业及流程管理部门、技术定额管理部门等组成。评审小组应从业绩要求、作业效率要求、资源效益要求等多个方面对作业预算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上报企业预算管理决策机构进行审批。

第十三条 企业应按照作业中心和作业进度进行作业预算控制,通过把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精细化到作业管理层次,把控制重点放在作业活动驱动的资源上,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预算控制。

第十四条 企业作业预算分析主要包括资源动因分析和作业动因分析。资源动因分析主要揭示作业消耗资源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发现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资源消耗成本的机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业动因分析主要揭示作业的有效性和增值性,减少无效作业和不增值作业,不断地进行作业改进和流程优化,提高作业产出效果。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五条 作业预算的主要优点:一是基于作业需求量配置资源,避免了资源配置的盲目性;二是通过总体作业优化实现最低的资源费用耗费,创造最大的产出成果;三是作业预算可以促进员工对业务和预算的支持,有利于预算的执行。

第十六条 作业预算的主要缺点:预算的建立过程复杂,需要详细地估算生产和销售对作业和资源费用的需求量,并测定作业消耗率和资源消耗率,数据收集成本较高。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3号—弹性预算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弹性预算,是指企业在分析业务量与预算项目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基础上,分别确定不同业务量及其相应预算项目所消耗资源的预算编制方法。

弹性预算是相对于固定预算的一种编制方法。固定预算,是指以预算期内正常的、最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为固定基础,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的预算编制方法。

业务量,是指企业销售量、产量、作业量等与预算项目相关的弹性变量。

第二条 弹性预算适用于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特别是市场、产能等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其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数量依存关系的预算项目。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三条 企业应用弹性预算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四条 企业应用弹性预算工具方法,应合理识别与预算项目相关的业务量,长期跟踪、完整记录预算项目与业务量的变化情况,并对二者的数量依存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第五条 企业应用弹性预算工具方法,应成立由财务、战略和有关业务部门组成的跨部门团队。

第六条 企业应合理预测预算期的可能业务量,借助信息系统或其他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匹配和及时修订弹性定额。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七条 企业应用弹性预算工具方法,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确定弹性预算适用项目,识别相关的业务量并预测业务量在预算期内可能存在的不同水平和弹性幅度;分析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确定弹性定额;构建弹性预算模型,形成预算方案;审定预算方案。

第八条 企业选择的弹性预算适用项目一般应与业务量有明显数量依存关系,且企业能有效分析该数量依存关系,并积累了一定的分析数据。

企业在选择成本费用类弹性预算适用项目时,还要考虑该预算项目是否具备较好的成本性态分析基础。

第九条 企业应分析、确定与预算项目变动直接相关的业务量指标,确定其计量标准和方法,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

第十条 企业应深入分析市场需求、价格走势、企业产能等内外因素的变化,预测预算期可能的不同业务量水平,编制销售计划、生产计划等各项业务计划。

第十一条 企业应逐项分析、认定预算项目和业务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依存关系的合理范围及变化趋势,确定弹性定额。

确定弹性定额后,企业应不断强化弹性差异分析,修正和完善预算项目和业务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并根据企业管理需要增补新的弹性预算定额,形成企业弹性定额库。

第十二条 企业通常采用公式法或列表法构建具体的弹性预算模型,形成基于不同业务量的多套预算方案。

公式法下弹性预算的基本公式为:

预算总额=固定基数+Σ(与业务量相关的弹性定额×预计业务量)。

应用公式法编制预算时,相关弹性定额可能仅适用于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当业务量变动超出该适用范围时,应及时修正、更新弹性定额,或改为列表法编制。

列表法,是指企业通过列表的方式,在业务量范围内依据已划分出的若干个不同等级,分别计算并列示该预算项目与业务量相关的不同可能预算方案的方法。

第十三条 企业预算管理责任部门应审核、评价和修正各预算方案,根据预算期最可能实现的业务量水平确定预算控制标准,并上报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审议后报董事会等机构审批。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四条 弹性预算的主要优点:考虑了预算期可能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更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

第十五条 弹性预算的主要缺点:一是编制工作量大;二是市场及其变动趋势预测的准确性、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判断水平等会对弹性预算的合理性造成较大影响。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